2020庚子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掠去了新春的第一抹阳光,武汉、湖北、桂林……疫情蔓延,全国告急!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作为高校附属医院以及广西北部实力最雄厚的三甲医院,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闻令而动,迅速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打响了防控疫情、保卫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一甲子的医院发展史上阔笔续写了护佑生命、大爱无疆的动人篇章。
回眸:银杏树下 初心如磐
悠悠漓江水,碧波桂湖畔;巍巍参天树,银杏百年青。
在桂林医学院的乐群校区,一棵300多年树龄的银杏树,依然傲岸挺拔,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这棵银杏树以极强的生命力从古老走进现代,就像一位慈祥的老母亲,关爱地凝视着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60多年历史的沧桑巨变,向人们诉说着桂医人一个又一个励志的成长故事。
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卫生学校由中专升格为大专,成为医学专科学校,同年5月1日,经过学校师生自力更生筹建起来的附属医院宣布成立。
医院创始人白手起家,从简易的平房起步,在没有任何拨款的情况下,为了建设医院、造福人民,纷纷主动拿出自己微薄的收入购买各种医疗设备和病床。
这一年,医院规模甚小,仅有21名医务人员、10张病床,门急诊量1.38万人次,出院病人540人次。
创业艰难百战多,附院人百折不挠,攻坚克难。医院的第一个十年发展,为日后的腾飞奠定了牢固的基石。1967年,医院门急诊量16.16万人次,出院病人2918人次。
1966年,全国进入动乱的十年,医院的医疗、教学等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发展极为缓慢。
隆冬时节的校园里,依然虬曲苍劲的银杏树,以她清奇的风骨,昂然向上的气魄,诠释了生命的坚韧和蓬勃的生机。
隆冬过后,春天不远了。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附属医院带来了春的希望。
医院走向一条重振之路,迅速恢复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考核,科学管理,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激发了大家的创造力,取得了许多令人可喜的成就。
1987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医院随之更名为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1988年12月,医院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单位”称号。这一年,医院门急诊量41.18万人次,出院病人1.19万人次。
自此,医院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1995年12月,附属医院经卫生部认定为三级甲等医院,成为医院发展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这一时期医院以创三甲为契机,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狠抓医院内涵建设,医院管理逐渐走上了一条更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之路。
2005年5月18日新住院大楼落成启用,一改过去病房没有独立卫生间、淋浴、电视等设备的简陋,极大地改善了病人的住院就医体验。
2006年,附属医院获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7年门急诊量63.88万人次,出院病人2.67万人次,手术台次8532台。
天道酬勤,附院人的医疗服务得到百姓的信任和认可,医院的发展事业蒸蒸日上。
从2008至2018年,附属医院在这10年的发展,可谓从“特快普铁”换乘上了“复兴号高铁”,进入了高速、有效、可持续的发展轨道。医院综合实力在桂北地区首屈一指!
十年来,医院改革力度之大,发展速度之快,创新举措之多,前所未有!
2008年12月,为更好地满足临桂新区建设及当地百姓对优质医疗资源的渴求,附属医院成功整合临桂县人民医院,成立了临桂院区,为桂林市医疗资源优化整合这篇文章,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3年,医院以优异的评审成绩成为桂林首家通过三甲复审的综合医院。
2014年,附属医院获“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5年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17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医院积极参与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加快推广预约诊疗、日间手术、日间病房、远程医疗等医疗服务模式,建立紧密型医联体,组建专科联盟,不断下沉优质医疗资源,医院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得到更大的提升。
为了破解空间拥挤难题,医院不断创新举措打造智慧医院,在桂林率先实现门诊无现金支付,通过各种信息化手段方便患者就诊。
2017年,漓东新院区建设的立项成功和大力推进,让附属医院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一步步成为现实!
责任: 栉风沐雨 负重前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附属医院锐意创新、改革提速,全面开启了建设“专科特色鲜明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向区域性医疗医学中心”目标迈进的强劲步伐。
2019年是医院创新发展的丰收之年。这一年,医院对有限的诊疗空间进行科学规划和布局,先后建立多个医疗专科和专区,舒适的环境和优化的流程极大提升了患者的就医获得感。
开设“广西知名专家门诊”,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专家的个性化门诊服务;
建立广西首个日间治疗专区,让化疗病人当天做完治疗就可以回家享受亲情;
成立桂林首家PET分子影像中心,桂北唯一的PET/CT正式投入使用,为重大疾病人群的早发现和早诊断提供“金标准”;
建成并启用服务规模和诊疗环境居全广西一流的血液净化治疗区,120台血透机为每年6万人次血液透析提供更高效的“硬核”保障。中国科学院侯凡凡院士工作站落户附属医院肾内科,带动学科技术实现跨越性发展,大幅提升医院疑难危急重症诊治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2019年12月,附属医院成立桂林首个医联体理事会,率先在广西开展5G远程门诊。6家紧密型医联体单位发挥优势整合资源,依托信息化智慧医院平台,在区域内推行远程会诊和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等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让家在县乡的大桂林广大群众享受到三甲医院的专家诊疗服务。
桂林医学院第七次党代会宣布,环境宽阔优美的桂林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桂林旅游综合医院)获批成立,初期将以附属医院分院形式运营。这一举措,将有力解决当前附属医院住院病人“一床难求”的迫切需求,快速实现医院空间有效拓展与满足患者就医愿望的“双赢”。
“人才强院、科技兴院”是附属医院持续发展的核心战略,培养汇聚高精尖人才、优化和搭建最优科研教学平台、专注重点学科和专科建设是医院的重要举措。目前,附属医院拥有在读博士40余人,博士150余人,约占全市医疗机构博士总人数的80%;拥有正副教授、正副主任医师近600人,高职称、高学历医务人员之多在桂林医疗机构中稳居第一。
附属医院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二级实验室、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广西首批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多个省级及以上的科研机构和平台,拥有广西八桂学者团队、广西特聘专家团队等近10个优秀科研团队,近年来发表SCI论文276篇,承担国家、省部级课题400多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2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81项,科研资助总额9606万元,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33项,获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49项。医院在科研方面获得的荣誉之多、级别之高领先于广西北部所有医疗机构。
2020年2月,医院肝胆胰外科实验室的一项科研成果获得2019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附属医院科研工作再次取得新突破!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灵魂。附属医院拥有3个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2个广西重点学科和广西重点建设学科、3个广西重点培育学科,以及14个广西临床重点专科。近两年,医院各临床科室紧跟本学科的发展步伐,依托先进的CT、核磁共振、直线加速器等医疗设备先后开展了外科系统的各类微创手术、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介入诊疗技术、消化内镜技术、肿瘤放疗技术、透析技术、复杂的心脏手术及骨科手术、无痛诊疗技术、产前诊断技术、辅助生殖技术、皮肤美容和整形美容技术等几十项创新医疗技术,其中多项步入区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
作为教学医院,2011至2018年,附属医院连续八次组队参加了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获得了全国总决赛二等奖2次、三等奖3次和华南赛区特等奖2次、一等奖2次的佳绩。医院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9年,附属医院获批成为国家首批临床教学示范中心。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
60多年的艰苦拼搏已结出累累硕果,如今的附属医院已经成为一所环境优美、技术精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急诊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和国际SOS急救中心、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全国县级医院血液净化培训基地、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国卒中中心联盟医院、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医院、广西临床病理质量控制中心及桂林诊断中心、广西地中海贫血产前诊断分中心等承担重要社会责任的大型公立医院,医院医教研整体实力领军广西北部地区,成为危重症抢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抢救、重大活动医疗、健康保障的中流砥柱,承担着桂林市乃至大部分周边地区主要的医疗服务、重症救助工作,充分彰显公立医院坚持为民服务、为民解忧的社会担当精神。
2020年春,集智能、人文、个性于一体,拥有强大医检团队、先进设备设施和令人愉悦的服务环境的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将启动运营,国际化的健康管理模式必定会给市民以及国内外游客提供更专业高效的医养和健康保健服务。
使命:大国小家 拳拳之心
不是每一段时光都岁月静好,但每一段时光,桂医人都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姿态。
2020年春节注定令人刻骨铭心。面对汹汹而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桂林医学院党委快速反应,紧急吹响战斗的号角。
大“疫”当前,使命在肩。一枚枚鲜红的请愿手印,一句句铮铮的热血誓言,一封封火热的入党申请,一个个逆行的美丽身影……附属医院响应及时、部署到位、全力以赴、迎难而上,全员投身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之中。
这是一场时空之战。同力战“疫”,凸显桂医速度和担当。
附属医院党委第一时间成立防控工作指挥部,下设指挥部办公室和临床救治专家组、感控管理组等12个工作小组。指挥部全面组织、指挥、部署及协调医院的疫情防控工作,各工作小组每天汇总防控情况形成日报及时上报。院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以医院纪委牵头的督导组对医院防控工作进行全面追踪和督导,确保防控决策部署接地气、有实效。一张严密无缝的疫情防控大网在附属医院迅速有序地拉开。
疫情防控,感染控制是重中之重。医院感控管理部门迅速分批次、分专业、分岗位启动全员培训,不断更新防护指引;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医院设备和后勤物资保障部门迅速筹备口罩、隔离衣等医用防护物资,确保抗疫一线人员得到妥善防护;
早筛查、早诊断是阻断疫情传播的重要途径。医院快速启动24小时发热门诊工作,果断改造两个病区作为隔离病房,启动流行病学调查,杜绝防控环节疏忽造成漏诊引发疫情扩散;
社区和县乡疫情防控能力薄弱,医院迅速构建医联体单位的联防联控、群防群治防控体系,派出专家与6个紧密型医联体单位开展实地检查指导和网络培训、远程会诊,及时有效完成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的筛查、转运工作。
这是一场硬核之战。附院人的精湛医技不负重托。
附属医院呼吸、重症、感控、影像、儿科、产科专业的6名专家成为桂林市新冠肺炎防治专家组核心成员,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临危受命成为市级救治小组首席专家及救治核心小组组长。无论白天黑夜、寒风冻雨,专家们全天候听令,辗转于桂林市、县的各级医院会诊和指导防控工作,通过与定点医院的共同努力,目前全市新冠肺炎患者保持“零死亡”记录,32例确诊病人全部治愈出院。
附属医院成立最强大的院内防控专家团队,及时严密开展病例筛查和诊断指导,制定极为严格的诊疗和防控流程,在预检分检门诊、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等关键部门和岗位严防死守。医院通过群策群力,获取了现阶段“零感染”的胜利。
这是一场智慧之战。逆境之下,激发巨大抗疫潜力。
疫情当前,多一份对疫情的了解,就会多一份安全保障。医院积极运用网络面向社会开展新冠病毒防控咨询、心理咨询以及复工防控指导等,及时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科普知识、解答疑难困惑、缓解心理压力,促进企事业单位有序复工。
针对全院医护人员、后勤安保人员、住培生和实习生等各级各类人员的不同工作性质,医院运用网络组织线上培训,既避免人员聚集,又圆满达到防控知识培训预期效果。
5G远程会诊、5G专科门诊、线上教学主播、自制防护面屏......,疫情期间,附院人用一个个“智慧大脑”完成了停课不停学、停诊不停医、自力更生筹备物资的抗“疫”答卷。
这是一场信念之战。党旗飘扬,传递信仰的力量。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当广西援助湖北的号召发出,短短两天之内,附属医院主动报名的医务人员超过千人,医院立即组织遴选。
由医院感控管理科、重症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科室骨干组成的12名医院首批医疗队员火速集结,于1月27日下午奔赴南宁加入广西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出征武汉,连夜入驻黄陂区中医院与当地医务人员共同奋战抗击疫情。“面对疫情,我们选择逆风前行;医者天职,我们自愿出征......”在出征前的送别仪式上,队员们的铮铮誓言彰显出白衣战士不畏惧、不退缩,义无反顾、冲锋在前的家国情怀。
2月12日凌晨5时,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放射科、神经外科、急诊科的9名医护骨干组成的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集结出发,对口支援湖北十堰市竹山县人民医院。夜色犹存的银杏树下,“带着责任去,带着平安回”的殷殷嘱托让队员们坚定了抗疫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心。
附属医院坚持党建引领,在疫情防控中积极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出征的两批21名援鄂医疗队员中有12名中共党员,8名队员在抗击疫情的主战场上火线入党,13名队员是桂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专业毕业的优秀学子。医院的疫情防控工作有力度更有温度,院领导与出征队员一对一结对子,时常对队员极其家属给与关切问候和生活帮助。
在新年伊始进行的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桂医人用精湛的医术、无私的奉献、决胜的信念,舍小家顾大家去征战生命的疆场,用医者大爱诠释着拯救苍生的初心和使命!
风雨之后彩虹更加绚丽,长夜之后黎明更加辉煌。
银杏树下,一代代桂医人的脚步从这里走过,轻轻拂去历史的落尘,闪光的串串脚印清晰可见。这些脚印,正是桂医人敬佑生命、爱心济世,给百姓带来健康福音的最佳见证。顽强而挺拔的银杏树,饱经风霜,岁月更迭,始终激励着桂医人昂首向前、弘德善医!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供稿)
1958年附属医院成立,工作人员在医院门口合影
胃肠外科创新开展腔镜手术
即将运营的健康管理中心,导检人员将为市民提供优质的服务
附属医院运用5G网络开展远程会诊,指导医联体单位抗击疫情
附属医院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在武汉黄陂区中医院,向桂林医学院建校85周年送上祝福
上一条:85周年校庆|八十五载坚守初心弘德善医,应承时代立德树人泽被民生——桂林医学院建校85周年发展纪实
【关闭】